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18 浏览:2)
如果你仔细观察老人带的孩子和年轻爸妈自己带大的孩子,会发现凡是老人带大的孩子,在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弱项。语言能力不强,老人带大的孩子,往往说话比较晚。有的都两三岁了,说话表达还是很费劲。而妈妈带着的娃小小年纪就小嘴叭叭,说话清楚,发音清晰。
老人带大的孩子,通常在3个方面落后同龄娃,家长要有心理准备!
现在的小家庭不容易,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,各方面的压力都在增加,不少妈妈选择尽早返回职场工作,将家里老人接过来帮忙带娃。
最近天气变暖,小区里出来玩的孩子变多了,大部分都是老人带。
如果你仔细观察老人带的孩子和年轻爸妈自己带大的孩子,会发现凡是老人带大的孩子,在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弱项。
老人带大的孩子,往往说话比较晚。有的都两三岁了,说话表达还是很费劲。而妈妈带着的娃小小年纪就小嘴叭叭,说话清楚,发音清晰。
我们总说“贵人语迟”,认为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。然而研究发现,开口说话早的孩子,反而更聪明,长大后各方面会更优秀。
研究指出,如果两个孩子在3岁时掌握的词汇量是悬殊的,比如一个是1000字,一个是500字,那么6年后,前者要比后者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要优秀很多。也就是说,语言影响了孩子对外部事物的理解和感知。
老人本来就话少,再加平时带孩子非常累,闲下来的时候往往都比较沉默,很少会不停和孩子说话,给孩子讲故事,孩子接收到的语言刺激太少,语言能力发展自然就会滞后。
老人带娃有这样一个现象,孩子想吃苹果,用手一指,老人就拿过来了;孩子想去厕所,身子一拧老人就懂了,赶紧帮忙脱裤子。
看似老人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,实际上是阻断了孩子的表达机会。孩子无需表达,用手一指,老人就知道他要做什么,孩子就懒得张口了。
再加上“贵人语迟”的老观念加持,让老人认为孩子说话晚其实是好事,所以对于发展语言能力上根本不上心。
隔辈亲,隔辈亲,年轻父母们发现,自己小时候父母要求特别严格,怎么面对孙子孙女了,老人不但啥也不要求了,而且特别骄纵。
一位幼师朋友和我说,“我不用问就知道哪些孩子是老人带大的,哪些是父母自己带大的。”
朋友告诉我,老人带大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都很差,不会自己吃饭,不会自己穿衣服,玩完的玩具从来不收拾。
人老了就心软,一看到粉雕玉琢的小宝贝干活就觉得特别心疼,所以经常代劳。
生怕孩子吃不饱,干脆动手喂饭,结果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;
生怕孩子衣服穿不好冻着了,动手给娃穿衣服,结果孩子上小学了还分不清衣服的正反面;
生怕孩子累着了,从不让孩子帮忙干活,结果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收拾房间,长大了还是眼里没活招人烦。
老人心疼孩子是好事,但是这种心疼导致的结果,就是孩子“四体不勤”,啥也不会,自理能力等于零。
表妹是小学班主任,她说,凡是一二年级过渡慢不适应的孩子,大部分都是老人带大的,一问一个准。
老人的观念比较陈旧,他们认为自家孩子小时候也没有什么幼小衔接,现在不是照样挺好,所以孙子孙女们也不需要,所以他们很少主动带孩子阅读绘本,教孩子识字。
而且老人体力精力都有限,每天伺候孩子吃喝拉撒就已经精疲力尽了,如果再带着孩子学习,真是老命都没了半条,他们实在是折腾不起。
再加上老人对孩子的照顾过于无微不至,导致孩子的主动性不强,进入校园后,很难适应独立的生活,和老师同学沟通上容易出现问题。
独立性差,沟通力弱,再加上知识的滞后,导致不少娃在幼小衔接上略微吃力。
虽然老人带大的娃在这三个方面有弱势,但是老人帮忙带娃已经很不容易了,所以年轻的家长们也不要去抱怨老人。
毕竟在带娃这件事上,父母才是主力,老人只是辅助,我们千万不要将孩子丢给老人就做甩手掌柜,而是要自己更多上上心。
下班回来多陪伴孩子,即可以让老人彻底休息放松一下,也可以多弥补孩子在这三个方面的欠缺。
多和孩子说说话,刺激孩子的语言表达。
多给孩子讲绘本,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。
带孩子玩游戏,让孩子的性格更活泼。
在幼小衔接阶段,家长多出一份力,帮助孩子顺利过渡。
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,千万不要认为有老人帮忙,自己就什么都不用管了,父母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,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,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更上心,而不是依赖别人。